正火,又稱常化,是將工件加熱至 Ac3(Ac?是指加熱時自由鐵素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的終了溫度)或 Acm(Acm 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 )以上 30~50℃,保溫一段時間后,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、噴霧或吹風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。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。正火與退火的不同點是正火冷卻速度比退火冷卻速度稍快,因而正火組織要比退火組織更細一些,其機械性能也有所提高。另外,正火爐外冷卻不占用設備,生產率較高,因此生產中盡可能采用正火來代替退火。
主要應用
①用于低碳鋼,正火后硬度略高于退火,韌性也較好,可作為切削加工的預處理。
②用于中碳鋼,可代替調質處理作為.后熱處理,也可作為用感應加熱方法進行表面淬火前的預備處理。
③用于工具鋼、軸承鋼、滲碳鋼等,可以消降或抑制網狀碳化物的形成,從而得到球化退火所需的良好組織。
④用于鑄鋼件,可以細化鑄態組織,改善切削加工性能。
⑤用于大型鍛件,可作為.后熱處理,從而避免淬火時較大的開裂傾向。
⑥用于球墨鑄鐵,使硬度、強度、耐磨性得到提高,如用于制造汽車、拖拉機、柴油機的曲軸、連桿等重要零件。
⑦過共析鋼球化退火前進行一次正火,可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,以保證球化退火時滲碳體全部球粒化。
正火后的組織:亞共析鋼為 F+S,共析鋼為 S,過共析鋼為 S+二次滲碳體,且為不連續。
正火主要用于鋼鐵工件。一般鋼鐵正火與退火相似,但冷卻速度稍大,組織較細。有些臨界冷卻速度(見淬火)很小的鋼,在空氣中冷卻就可以使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,這種處理不屬于正火性質,而稱為空冷淬火。與此相反,一些用臨界冷卻速度較大的鋼制作的大截面工件,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馬氏體,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。鋼正火后的硬度比退火高。正火時不必像退火那樣使工件隨爐冷卻,占用爐子時間短,生產效率高,所以在生產中一般盡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。對于含碳量低于 0.25%的低碳鋼,正火后達到的硬度適中,比退火更便于切削加工,一般均采用正火為切削加工作準備。對含碳量為 0.25~0.5%的中碳鋼,正火后也可以滿足切削加工的要求。對于用這類鋼制作的輕載荷零件,正火還可以作為.終熱處理。高碳工具鋼和軸承鋼正火是為了消除組織中的網狀碳化物,為球化退火作組織準備。
普通結構零件的.終熱處理 ,由于正火后工件比退火狀態具有更好的綜合力學性能,對于一些受力不大、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結構零件可將正火作為.終熱處理,以減少工序、節約能源、提高生產效率。此外,對某些大型的或形狀較復雜的零件,當淬火有開裂的危險時,正火往往可以代替淬火、回火處理,作為.終熱處理。
3主要目的
(1)去除材料的內應力(2)降低材料的硬度
這樣是為了接下來的加工做準備。和退火差不多的作用,只是為了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。